新华社纽约7月14日电,记者余孝忠、公兵、肖世尧报道,2025年的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简称“世俱杯”)于13日圆满结束。此次赛事,被国际足联誉为“里程碑式的改革”,在赛制、规则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升级,旨在探讨如何使世俱杯更具吸引力、公平性以及全球影响力。改革不仅迅速带来了明显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揭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总体来看,它为全球足球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动力。
从“精英游戏”到“全球参与”
2025年世俱杯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参赛队伍数量从原先的7支扩充到了32支,汇集了来自全球8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球员,其中不乏首次踏上FIFA顶级赛事舞台的运动员。
此举显著降低了以往仅限于各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参与的门槛,有力地践行了FIFA“促进足球运动全球普及”的宏伟目标。
中小俱乐部的参与热情显著增强,他们与皇家马德里、曼城等顶级俱乐部同场竞技,这不仅为中小俱乐部的球员们增添了丰富的经历,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所在国家和地区对足球的热爱。这恰恰是世俱杯扩军的目标所在——让全球各地独特的足球文化得以通过世俱杯这一平台,为世界所瞩目。
拜仁慕尼黑队的前锋凯恩表示:“我对世俱杯情有独钟,对球场和比赛都充满喜爱,这里带给我的各种体验让我乐在其中,即便四年后,我依然期待再次踏上世俱杯的征程。”
在本届世俱杯赛事中,我国仅有的球员周通,效力于奥克兰城24直播网,他表达道:“此次世俱杯汇聚了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身为其中之一,我希望展现中国球员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风采。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肤色,但在这片赛场上,足球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语言。”
与众多俱乐部不同,奥克兰城的球员们普遍保持着一份全职职务,他们平日里辛勤工作,闲暇时刻投身于足球运动。周通作为该俱乐部的社区教练,专注于基层及青少年足球领域的教学工作。
这种贴近民众的俱乐部赛事,恰恰是对FIFA“足球凝聚全球”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赛程密集赛历承压 多方分歧仍待弥合
一些评论者指出,举办新的重大体育赛事可能会给顶尖运动员带来额外的劳动负担,进而提升他们遭受伤害的可能性。
世俱杯的比赛时间与欧洲主流联赛的夏季休赛期完全重合,这让以欧足联为首的一些洲际足球组织对其密集的比赛日程表示了长期的不满。鉴于明年夏季即将举行的美加墨世界杯,欧洲的职业球员将面临连续两个赛季的密集赛程,因此不少参加世俱杯的俱乐部医疗团队都发出警告:“这种情况将大大提升球员再次受伤的可能性。”
瓜迪奥拉明确表示:“球员并非机械。”贝林厄姆中场球员则抱怨称:“过度的疲劳使得受伤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斯科尔斯这位英超传奇人物更是直言不讳:“FIFA正迫使球员以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来满足他们的私欲。”
新版世俱杯的推出可能带来赛程表的调整,这将对欧洲联赛的比赛计划产生一定影响。此前,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欧洲分会已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诉讼,对举办新版世俱杯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一些观点表示忧虑,认为扩充军队可能削弱了比赛的竞技水平——在小组赛中,奥克兰城以0比10的比分败给了拜仁,而艾因则以0比6的比分输给了曼城,这两场比赛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亚洲、非洲以及北美的球队整体实力不强,有些比赛因实力差距过大而失去了悬念,难以吸引中立观众的关注,导致比赛的观赏性大幅下降。
对此,FIFA主席因凡蒂诺明确指出,本届世俱杯遭遇了欧洲地区较多的质疑,比赛期间的高温天气等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此外,FIFA亦强调,尽管竞争激烈程度存在差异,但世俱杯的意义远不止于胜负,它更是不同足球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让比赛“更快、更清、更公平”
除了赛制,新版世俱杯的技术革新堪称“颠覆级”。
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今年的年度会议中通过了相关修正案,规定一旦守门员控球时间超过8秒钟,裁判员需判给对方角球。这一新规定将适用于本年度的世俱杯赛事。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主席科里纳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深受好评,比赛进程显著提速,以往守门员长时间控制球造成的延误情况显著减少,在世俱杯赛事中,仅有两名守门员因违规操作而受到处罚。
裁判设备与权限得到提升。主裁判配备摄像头进行直播,展现第一视角,同时接入转播画面,使观众得以从裁判的角度体验比赛的关键时刻,从而增强了赛事的娱乐性。主裁判现场公布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判定结果,提高了判罚的透明度。场内球迷得以与裁判一同观看VAR的显示画面,增强了观赛的互动体验。
教练团队通过运用平板电脑进行人员更换,有效降低了因与第四官员交流不畅而引发的换人过程中的混乱局面。借助平板电脑,教练们能够实时查阅到球员的各项数据,包括他们的跑动距离和心率等,这为球队提供了依据,使得他们在调整场上阵容时更加精确。
观察实际效果,新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赛事的连贯性和公正性。
FIFA豪掷“亿金” 球市冷热不均
国际足联将世俱杯的总奖金从上一届的1600万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参赛队伍也从7支增加到了32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有32支队伍参与的2022年世界杯,其总奖金仅为4.4亿美元。这样的奖金数额,足以使其他所有足球赛事望尘莫及。
依据运动表现和商业效应等综合指标进行评定,本次世界俱乐部杯共有32支俱乐部分获不同数额的奖励。以位列末位的奥克兰城为例,他们获得的奖金高达458万美元,这几乎等同于他们过去五六年的总收入。
丰厚的奖励不仅吸引了众多俱乐部参与,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球员们的竞技热情。曼城的首席执行官索里亚诺明确表示,高额的奖金使得世俱杯更具诱惑力,而赛事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显著增加,这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商业价值。
投入巨额资金举办赛事是否会遭受损失?因凡蒂诺在此场合透露:“该赛事累计实现了超过21亿美元的收入,平均每场比赛的收入高达33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其他俱乐部赛事的收入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250万观众亲临现场,目睹了每一场赛事,而每场比赛的观众人数大约在4万左右。这是因凡蒂诺的描述。
为了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国际足联以十亿美元的价格与网络体育直播平台DAZN达成了全球转播权的合作,双方还签订了无偿转播的协议。在此框架下,DAZN无偿提供了63场比赛的直播信号,并使用32种语言进行解说,使得全球的足球迷们能够免费欣赏到顶级俱乐部之间的精彩对决。入场仪式已从过去的集体列队行进转变为每位球员单独进场,而决赛环节中加入了中场表演等新环节,FIFA所实施的这些创新措施,使得整个仪式的庄重感更强,然而,它们也引发了诸多争议——特别是中场表演的时长达到了24分钟,这一做法违反了中场休息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分钟的规定。
世俱杯的球市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根据FIFA的统计数据,本届赛事中,有四场比赛的观众人数未超过一万,其中最少的一场仅有3412名观众。然而,也有16场比赛的观众人数达到了六万甚至更多,其中切尔西与巴黎圣日耳曼的决赛观众人数高达81118人,创下了本届赛事的最高纪录。
混采区的“秩序”和“混乱”
世俱杯的新版混采区取消了电视记者和文字记者的采访顺序,改设了四个采访区,其中两个分别供主队和客队使用。俱乐部指定的球员将分别用母语和英语接受媒体采访。文字记者有权拍照和录像,不过视频资料需在混采活动结束后一小时方可上传至网络,且在发布后48小时内必须撤除。
诸多媒体记者对其表示赞同,并认为此举能够确保有球员愿意接受采访。巴西《兰斯报》的记者多尔赞透露,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结束后,记者们耐心等待了整整两个小时,阿根廷球员终于一同出现在了采访区域,然而他们只是放声高歌,却没有一位球员愿意接受采访。
同时,众多记者对此新形式持保留态度。委内瑞拉子午线电视台的记者卡拉斯科表示:“我曾报道过九届世界杯,但对此模式感到不适应。这仿佛是一场规模较小的记者会,所有记者所听到的信息如出一辙,缺乏独家报道,我们无法挑选自己想采访的球员。”
美国《赫芬顿邮报》的记者拉米指出,这种新型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例如在英语采访环节,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记者在采访本国运动员时更倾向于使用母语,这便使得英语采访环节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FIFA在后续赛事中尝试实施了一些优化策略,比如为球员接受英文采访提供翻译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受访球员的国内记者依旧习惯用母语提问,翻译还未作出回应,其他记者便已提出新的问题。而且,在混采区,记者们对知名球员争相提问,而对普通球员则几乎无人问津,形成了颇为尴尬的场面。
特别要指出的是,混采区域内配备了电子显示屏,该屏幕展示了受访球员在当场比赛中的各项数据,这对记者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提供了便利。
总体来看,2025世俱杯的改革在增强商业价值、比赛吸引力和国际知名度方面实现了显著进展,然而,赛事安排的密度以及球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仍需进一步改善。在追求“精英化”与“普及化”之间,我们需努力寻找平衡点,同时,缩小各队之间的差距并促进整个球市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工作仍需持续努力。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