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篮球新闻

cba季后赛外援规则 CBA与NBA的‘垃圾时间’有何不同?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11:31点击:栏目:篮球新闻

什么是“垃圾时间”?

流传一种观点称,“无效时段”这一表述源自著名评论员奇克-赫恩,每当竞赛结果已定分差悬殊时,双方教练组常让核心球员与关键替补离场,此阶段赫恩便称作“无效时段”——由于场上竞技者多为边缘人物中的边缘人物,比赛过程自然缺乏精彩,对于观众而言便呈现为乏味之态

久而久之,“垃圾时间”也就成了专业术语。

500

传奇解说员奇克-赫恩

然而,CBA中的情形与此稍有出入,或许各位有所察觉,联赛常规赛阶段,即便某场比赛出现所谓的“无效时段”,替换下场的主力通常还是先前参与过比赛的那批选手。

换句话说,CBA缺少“真正的垃圾时间”。

500

比如10月27日南京和广东交手,第四节时广东已经以接近40分的优势领跑,但广东队场上阵容是:吉伦沃特、王少杰、黄少杰、任骏飞、李文昊(仅有的年轻球员),南京队则是穆迪、林葳、赵柏清、郭昊文、张新宇(仅有的年轻球员)

那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CBA的报名名单不够用。

根据《2024-25赛季CBA球员选秀、工资帽、聘用及交易管理规定》的具体条款,赛季进行中,各俱乐部在国内球员的注册数量上,下限分别是14名和18名。

500

现阶段每队有四个外援名额,在四场比赛中共有七人次被使用,多数队伍实际报名的外籍球员数量也是四个,所以一个队伍的整体球员规模,一般维持在十八到二十二名这个范围之内。

这个数值要大于许多联赛的参赛者数量,自然涵盖了对球员总数设限为18名的NBA。不过关键在于,CBA规定每场比赛可登记的球员总数,最高仅能达12名

500

图片来自2023-24赛季CBA官方手册第53页

一位不具名的教练团队负责人,在竞赛周期开始时表达了顾虑,新赛季的外籍选手制度,冲击最为严重的是国内替补位置在第八到第十名的选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或许连参与选拔的资格都难以获得。

显而易见,这也是当前所有CBA教练必须应对的难题,本赛季外援规定从每节四人次骤增至七人次,导致多数队伍的四方援成为常规配置,较之去年的两方援数量增加了一倍,然而队伍的总注册人数依然维持着十二人的固定规模。

这两个名额,就要从国内球员里面挤出来。

真实情况是,这类情况并非首次出现,近期一个典型案例就是2024年季后赛,辽粤半决赛关键场次里,杜锋教练决定派年轻球员李奕臻重点防守赵继伟,效果出奇地好,赵继伟在那场比赛中总共只拿下7分送出4次助攻,在小将的紧逼盯防下完全耗尽了体力。

但在生死战G5,由于周琦无法上场,杜锋仍然决定让任骏飞入选,又让张文逸加入大名单,而李奕臻则被排除在外。G5比赛里赵继伟表现出色,得到了31分、13个篮板和5次助攻。赛后杜锋坦言,名额有限制迫使教练不得不舍弃一些有潜力发挥的年轻球员,这种选择性问题其实一直都有。相似的看法,在张庆鹏、杨鸣、邱彪这些青年指导身上多次被提及,他们甚至透露过,遴选12名球员的名单,常常需要教练团队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

500

真实情况是,参与名额限定为十二名,这对选拔中的运动员而言,始终是个难题,众所周知,CBA的选拔运动员大多来自不同大学,并非各队青年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而他们与球队签订的首份合约一般持续两到四年。由于新秀的实际能力通常难以立刻满足首发八人的阵容要求,俱乐部与球员之间很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猜忌,这种情况造成CBA的选秀球员,特别是排名靠前的选手,在职业生涯初期往往无法获得上场时间。

某些时候观众特意购票到场观看赛事,却难以在主显示屏上看到新人的姓名,这种情况经常会削弱观众的观看兴致。

500

最突出的是宁波队的榜眼王凡懿,他原本就是宁波大学的球员,是当地极具人气的球星,然而这个赛季却有三场比赛未能出场

众所周知,CBA参照的是FIBA惯常的12人参赛注册制度,特别是在奥运会、男篮世界杯这类重要赛事中,一旦12人名单确定便不可更改,教练可调遣的仅限于这批球员,而CBA自成立至今始终未曾对此项规定作出调整。

不过FIBA也在逐步调整相关规定,目的是让各支队伍能更好地准备比赛:在世界杯和洲际赛事的间隙,FIBA准许各队能在比赛前24小时最终确定12人参赛阵容,从而提供了必要的灵活性;并且相较于过去每天都有比赛、连续对抗的高强度模式,近年来的男篮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各队至少能获得一天的休整时间。

2021年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关系,原本的12支队伍分成两组,每组进行5轮小组赛,后来调整成了现在的3组模式,每队只需进行3轮小组赛,这个赛制在疫情结束后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也得以沿用。

500

2016奥运会分两组

500

2021年和2024年,分三组(A、B、C)

而CBA在注册名单人数持续增长,外援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三十年间始终维持12人报名的固定制度,这种做法显得过于僵化。

500

大师:我要说什么心里话你懂吧

那么大洋彼岸的NBA呢,他们的报名规则改了吗?

改了,而且就是这几年才改得特别厉害的。

在王治郅和巴特尔当打之年,我们总爱谈论12人参赛阵容的确定问题。那个时期的NBA规定,每支球队正式名单最多容纳15名球员,但只有12人能够进入替补席候命(其余3人则被归入特别处理名单,即便没有伤病,未来5场比赛也无法上场),这个规则与CBA的设置颇为相似。

500

我还特意弄清楚了黄圣依和姚明是同门的情况,听说他们两个都是高安路第一小学的校友

垃圾时间 CBA 注册球员人数限制 垃圾时间 CBA 外援规则 12人报名名单 CBA 规则改革_cba季后赛外援规则

不过——在2011-12赛季,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今年NBA因为停摆导致赛程时间急剧压缩,到圣诞节才重新开赛,但联盟还是硬着头皮安排了66场常规赛。许多球队遭遇密集的连场作战和五天四赛的极端负荷,为此NBA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每队的参赛人员上限增加到了13名。

这项规定在某个方面减轻了更为频发的损伤状况,值得注意的是,2011-12赛季也是“林疯狂”突然成名的年份,多一个资格就多一次登场的可能,林书豪便是在名额扩充中获益的个体之一。

500

林疯狂第一场,大名单13人

在随后的2012至2013赛季,即便是一个完整的82轮比赛安排,参赛队伍的13名球员配置也没有发生变动。

500

多个人多张凳子睡得也更香……

到2017年新的劳动契约及后续增补内容公布后,NBA增设了每队可签约两名球员的“双向协议”,该赛季该名额增至每队三名球员,并且取消了参赛队伍的注册人数限制,每场比赛的出场球员总数提升至十五人。

根据NBA的相关安排,拥有双向协议的球员能够在职业联赛的母队与二级联赛的卫星队之间自由调动,倘若职业联赛的队伍阵容状态良好,那么这两名球员会被派遣到卫星队进行实战训练,当职业联赛的队伍遭遇球员短缺的情况时,球队能够迅速将他们召回至职业联赛的队伍,从而增强球队的战力。

500

二零一七年七月一日,科比-西蒙斯与灰熊达成了共识,这标志着NBA历史上首次出现双向合作协议

500

现在柯比-西蒙斯效力于浙江稠州

这项规定的一项作用是,省去了球探团队对发展联盟进行大规模调研的繁琐工作,另外,它还能让这些新球员——通常是签订一到两年合同的次轮末位球员或未选秀——有机会熟悉球队的战术安排,并且获得教练的针对性指导。

总的来说,NBA以更低的代价,增加了队伍规模,使得另外九十名球员也能穿上联盟的战袍,并且帮助各支球队更有效地应对了阵容短缺的问题。

500

本赛季马刺队以100-127的比分负于火箭队,他们派上了15名球员参赛,三个阵容配置显得十分规整,其中大卫·杜克、米尼克斯和英格拉姆这三位球员都是具备双向选择条款的签约选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林书豪往昔的表现,今年也有崔永熙、河村勇辉(还有布朗尼),同时可以见证纳兹·里德、邓肯·罗宾逊、渡边雄太这类鼓舞人心的经历。

但归根结底,这种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核心球员的消耗,防止他们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

当前竞争环境愈发白热化,相关条例的调整通常保留有益部分,淘汰不妥之处,并持续寻求改进方案。例如NBA在扣篮赛与全明星赛方面每年都进行规则革新,今年全明星更是变更为四队争夺总冠军的形式,此举旨在提升赛事的吸引力,促使观众更热衷于关注比赛。效果好坏并非重点,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持续进行的赛事,都在主动寻求革新,乐于接纳各种新机遇。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足球。

500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世界足球联合会提议调整赛事换人规则,将原先的单场允许替换三名选手的做法,转变为每场比赛可进行三次替换,每次最多五名球员参与更换(注:半场休息时的换人次数不计入总限制)。这项措施原本是为了应对新冠病毒引发的体能消耗问题,目的是减轻运动员的负担,同时确保赛事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五次换人对比三次换人,对赛事产生了质的飞跃:众多选手获得了展示能力的平台,指导者拥有更丰富的策略选择,而各队的替补实力直接影响了赛季的最终结果。此外,许多新秀因此获得了更多锻炼,多数足球业内人士和爱好者都认为,五换人规则使足球竞技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疫情过后,5换人制也毫无争议地保留了下来。

二零二一年,欧洲杯赛制首次将参赛队伍的球员注册名额上限调增至二十六名,该规定在随后的赛事中得以延续。

500

不过正式比赛能报的依然只有23人

篮球赛事较之足球赛事,核心长处在于更换上场选手的次数不受约束,由此带来更多临场策略变动的机会,然而对于仅能调动九到十名队员轮换出场的CBA队伍而言,即便是在比赛末段无意义的回合中,也无法让所有核心选手都获得轮休时间,一方面导致关键球员因过度劳累而频繁遭遇伤病,另一方面使得年轻选手长时间缺乏参与比赛的机会,十二人参赛名额或许真的压缩了部分球员的发挥余地。

另一种情况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队伍,当其竞赛成绩不理想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调整外援阵容。如果现有外援无法融入体系,就需要引进新的球员进行尝试。由于外援的能力往往能够媲美甚至超越国内主力球员乃至核心位置的要求,因此更换外援的效果要么非常迅速,要么需要等到下个赛季才能显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赛季进行到一半时,依靠自身力量培养新秀,这种内部发展的策略反而被视为次要手段。言辞更加尖锐些,每个队伍除了四个外援,确实能出战的也就七八名选手,若再考虑伤病因素,这个数量也基本固定,没什么值得商榷的。

然而,垃圾时间的设置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促使替补队员获得更多展示机会,从而提升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竞技能力吗?这几分钟看似不起眼,对于主力队员而言毫无影响,但对于新秀球员而言,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时刻,甚至可能决定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其实也不妨微微调整一下?

500

广东队的年轻球员在本赛季的比赛中,总计参加了17场,不包括杯赛赛事,杨溢彰华两位球员至今还没有获得出场机会

足球方面,疫情发生前,中超曾试行一项规定,即可以让自家培养的年轻球员加入参赛队伍,让他们在18人参赛名单之外也能获得参赛资格

尽管影响不大,不过部分新秀坦言,能够入选最终阵容,有机会在准备赛中与资深前辈共同训练,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仅仅能旁观成为候选者之一,便已是一份巨大的鼓舞和认可。

所以,要不然CBA也可以试试?

也无非就是在场边多摆几张椅子,让大屏幕多个滚动功能嘛。

把那些好的地方学进来,给年轻人多一点动力。

岂不美哉?

本文标签: cba季后赛外援规则  

相关阅读: